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年院史回忆录 >> 正文

为我省骨科专业创业奠基的医学大家

——追忆我院原副院长、外科主任、骨科主任马景昆教授 任晓辉撰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8/04/10 16:45:29       浏览次数:

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前夕,一位在北京开设医院治病救人的年轻人,接受了山西省人民政府招聘人才的请求,毅然关闭了一手创办的心爱医院,只身来到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支援山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他被分配到外科工作,后又专门从事骨科专业,凭着对医学事业的挚爱和满腔热情,大胆创新,开展了许多新手术、新项目,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他致力于骨科专业的发展,开设病房、开展技术、培养人才,使作为我省骨科发源地的二院骨科专业,始终保持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他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二院乃至山西骨科医学事业,多次受到上级、专业协会、有关部门和医院的表彰奖励。他就是我省骨科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原山西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者,我院原副院长、外科主任、骨科主任马景昆教授。通过对马景昆主任的同事、学生和子女的点滴采访,一个耿直、开拓、执着,对医学事业痴狂的伟岸形象,日渐清晰起来。

聪明少年寒窗苦读求真知

1920年,马景昆出生于河北省行唐县贾木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祖辈世代务农,父母都是村民眼中勤劳、纯朴、精明、能干的人物。马景昆自幼聪明、懂事、好学,经常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村子里的人都夸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建议父母好好培养。于是家境并不富裕的父母竭尽家里的积蓄,将他送到乡里的小学读书。穷人的孩子多勤奋,马景昆理解大人的心愿,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要知道那时候的农村,能让孩子上学的人家寥寥无几。他刻苦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在班级名列前茅。寒暑假或星期天,他回到家里,一有空就帮左邻右舍算算账、写写书信什么的,村里的人人见人爱,都称这孩子是“神童”。小学毕业升中学,要去县城考试,那时交通不便利,他是由村里另一名参加考试的小伙伴,用自行车带了几十里路赶去的。当时他们只有十几岁,个子低,小伙伴是从自行车大杆下掏着骑,累得满头大汗。结果马景昆被录取到正定中学,而小伙伴没有考上。这件事烙印在马景昆的记忆中,多年后提起这件事他都很感激这位小学友。

在正太中学,马景昆凭着天赋和几年的勤奋苦读,顺利完成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大学,他与我院原妇产科主任包淑和、山西医学院何其英教授等都是同学。大学生活依然很艰苦,马景昆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全靠在北京做小学教师的二姐接济。二姐工资不高,还要养家糊口,有时生活费安排不下来他就要挨饿,吃不饱饭是经常的事。为了继续学业,他业余时间就四处找活干,勤工俭学。他给人家运过煤块,饭店洗过碗,工地上搬过砖,店铺里打过杂,凡是能挣点辛苦钱的活他都干过。因生活拮据,老师要求买的参考书马景昆买不起,但为了不影响学习,他就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抄书。他业余时间借来同学的书本,一页一页地抄写,遇到解剖、器官等插图,他就仔细地画,常常废寝忘食,挑灯夜战,通宵达旦。就这样,几年大学下来,他竟抄了厚厚的好多本参考书。那工整的字迹,逼真的插图,连老师都感动了,同学都夸他不但学习好,还有绘画的天赋。每每学期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时,老师都要全班表扬他的勤奋和用功。而马景昆的体会则是“抄书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对内容的亲笔书写,特别是插图的绘画,记忆更深刻了,一些不懂的内容,老师一讲解就理解更透彻了”。

马景昆自幼生长在农村,许多村民因乡下缺医少药,不治而终的现象深深镌刻在他的脑海里。他立志发奋图强,学习医学,用知识和技能为群众解除疾苦。北京医学院毕业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创建事业的平台,施展自己悬壶济世的理想抱负。于是在亲朋好友和老师的支持下,他开办了自己的京雅诊所。靠着创业的激情和对医学事业的钟爱,他的诊所办得红红火火,他也成了全科医生,对普通的感冒发热、消化呼吸、普通创伤等方面的小疾病都能治疗,前来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为使更多的病人得到治疗,他扩大了规模,将诊所改为医院,名曰顺天医院。医院设有简单的病床,能为患者住院治疗。

正当马景昆的医院办得有声有色的时候,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新中国即将诞生使他心潮澎湃,他决心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当时京津沪等许多大城市的大医院都以优厚的待遇邀请他去工作,他都没有答应,却偏偏选中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在京的人才招聘。他想,山西是革命老区,条件和自己的家乡差不多,医学不发达,缺医少药,听说许多医疗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那更能磨练自己,为自己干事创业提供广阔的舞台,使自己的所学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他在1949年9月25日欣然接受了山西省人民政府的聘书,在参加完开国大典后不久便来到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报道到,成为医院一名正式员工。

乐此不疲治病救人济苍生

新中国的成立使马景昆迎来了事业的春天,山西落后的医学面貌也为他搭建了干事创业的平台。初来二院外科,马景昆憋着一股劲苦练基本功,虚心向同事们学习,很快便掌握了各种手术基本技能。当时医院是大外科建制,骨科、普外、胸科、泌尿外科都在一起。在时任科主任徐秉正的支持下,富于创新精神的马景昆在“外科”这张空白的图纸上画起了最美的图画。在同事们的配合下,他开展了许多当时填补省内空白的新手术,包括阑尾切除、疝气治疗、肠梗阻切除、胃切除、胆囊切除、肾切除、肺叶切除、二尖瓣交界分离、泌尿外科手术等,为大批患者解除了痛苦。在当时,马景昆被誉为外科专业的“多面手”,哪个专业的手术他都能做。

1958年,按照医院和科室安排,马景昆赴天津医院参加全国骨科学习班,进修学习近一年。在那里,他师从于中国最早的著名骨科专家方先之先生,学到许多当时国内先进的骨科治疗技术。回来后,在他的主持下,医院设立了专门的骨科病房,配备的人员还有包尚恕、刘蔚民、张保和、刘维、韦少亭等。骨科病房的设立,是二院骨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标志着二院骨科专业的正式成立。

马景昆作为骨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永远有股开拓进取、大胆心细、永不服输的精神。他对新生事物非常敏感,白天出门诊看病人、手术、查房、带学生,晚上回到家就看专业书籍和学术杂志,紧跟国际国内学术潮头。只要国内哪家医院已开展什么新工作、新项目,他便立即找来相关资料认真研究,并在临床上探索应用。60年代初,在他的带领下,骨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断肢再植手术,同时开展的还有脊柱手术、骨结核手术、关节结核手术等。当时他和二院骨科的名气就在省内大振,许多患者慕名前来手术,以良好的效果满意而归。省内的一院、省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一碰到疑难病例和复杂手术,都要请他前去会诊,他总是不计报酬,欣然前往,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还把技术传给了兄弟医院。一天,晚上11点多钟,山医大一院急诊科接到一位矿机厂工人,因操作不慎被机器割断了右脚,一时不知所措,就请马主任会诊。正在家里翻阅资料,考虑明日几台手术解剖结构的马景昆,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一院急诊室,经仔细检查病人后,发现断足创面比较整齐,当即拍板为患者进行断肢再植手术。马景昆在一院医生的配合下,历经五六个小时,成功为病人施行了右脚断肢再植手术。术后患者血运良好,右脚保住了,为日后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病人和家属都很感激。当他们出院后专程带着贵重礼品来二院感谢马景昆时,却被马主任拒绝了。他将患者堵在家门口,仔细叮嘱患者注意功能锻炼,有事就到医院来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那个是非曲直颠倒的年代,马景昆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在湖滨会堂万人大会上受到公开批斗。文革中二院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他。批斗会前他正在运城参加巡回医疗,在县医院为一名骨科患者做手术,被人强行从台上拉下来,专门押送回二院,和马自新、赵邦俊等一起关押在住院楼的地下室里。他被无端地扣上“侩子手”“杀人魔王”“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事实上,所列举他报复工农群众、草菅人命的罪状,都是再也正常不过的医疗行为了,在今天看来非常荒唐可笑。马景昆被停职了,离开了他心爱的治病救人的工作岗位,成为医院的一名勤杂工。扫厕所,搬煤块,烧锅炉,通下水道,运送医疗物资,清洁病房内外,这一干就是好几年。虽然他离开了心爱的医疗工作岗位,但在医生和患者心目中,他仍然是位德高技精的名医。同事们有医疗上的疑难问题请他帮忙,他总是随叫随到,患者慕名找他看病,他依然尽心竭力。一次,一位患者腹股动脉破裂血流不止,医生忙用纱布压迫止血,但患者血压还是往下掉,只好输血维持。在患者生死攸关的时刻,采用什么办法为其止血呢?全科的医生进行了大讨论,但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解决患者的问题,于是外科的尹国年大夫推荐请马景昆帮助。当时正在水房疏通下水的马景昆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毅然上了手术台,成功地为患者结扎了血管,使患者转危为安。马主任“救台”的作风、技术和人品,使全科医生肃然起敬。

1969年冬,响应祖国备战号召,二院搬迁到朔县农校。马景昆也随队去了一年多时间。在那里,他有机会名正言顺地从事治病救人的工作了。他不辞辛苦,经常走村串户,送医送药上门;参加县医院的会诊、手术,常常步行五六里路,第一时间感到。他以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为无数当地百姓解除了病痛,成为二院在当地造就的“三大名医”之首。另外两名“名医”,一个是中医大夫邢子亨,另一个是针灸大夫郭占友。

一个寒冬的夜晚,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县医院来电话说有位摔倒骨折的病人,可能需要手术,一时处理不了,请马景昆前往会诊。正在土炕油灯下看书的马景昆立即穿好衣服,拿着手电筒,顶风雪、冒严寒,深一脚浅一脚地感到县医院。他仔细检查病人后,认为没有必要手术,让医生找来几个竹板,为患者进行了捆绑固定,结果患者回去两个多月就完全长好了。一次,一位农民耕地过程中不慎使右腿关节移位,来到县医院后医生说本院处理不了,建议去大医院做手术,或者先到驻扎当地农校的二院看能否治疗?于是病人坐着驴车赶到朔县农校的二院。马景昆热情接待了患者,用手法复位为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立马右腿关节活动自如,当即便能下地走路。结果患者是乘着驴车辗转看病来的,回去却是自己走着到家的。就这样,马景昆的高超技术在当地一传十,十传百,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

开展工作一心赴救为病人

70年代初,朔州医院回迁本院后,马景昆随队回到二院。他在朔州期间的突出表现,也传到了二院干部职工中间。时任骨科党支部书记的吴志远同志极力向院领导反应马景昆的工作成绩,力主恢复他的工作,最终医院批准马景昆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任外科主任兼骨科专业组主任。回到心爱的工作岗位后,直到1985年退休,他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国际国内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人才培养、新工作开展、学科建设和服务病人上来。1978年骨科从外科专业分出后,为适应形势需要,及早设立手外科专业,他说服医院领导,先后派刘蔚民和高富贵同志去北京积水潭进修,师从于该院院长、中科院院长王淑寰教授,学习手外科先进技术。在他的主持下,骨科在70年代后期以来就系统地开展了显微手外科技术,成功进行了多例断指断肢再植手术;80年代初购买回仪器,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气囊取栓术治疗动静脉栓塞坏死;创造性地采用颅环骨盆牵引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1983年的一天,应县南河种公社16岁的男孩王天计,因特发性脊柱侧弯无法站立,家人四处求医未果。一个偶然机会听说山医大二院能治这种病,于是用包装箱的硬纸板抬着孩子前往。门诊骨科医生看过后觉得脊柱畸形严重,矫正难度大,且有生命危险,拒绝手术治疗。已灰心的患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联系到马景昆。当时马主任正作为省政协委员参加省里的政协会议,听说情况后,晚上赶回医院,详细为孩子作了全面检查。的确孩子的脊柱侧弯严重,16岁个子仅一米出头,脊柱侧弯严重压迫胸腔心脏等脏器,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如此严重的脊柱侧弯,自己先前也没治过,万一发生意外,名声也会因此扫地。在风险面前,马景昆更多考虑的是孩子的生命、孩子的前程,他毅然决定,只要有一线成功的希望,就要进行百分之百的努力,于是收下了患者。他把手术的利弊给孩子父亲交代清楚后,大胆地为患者进行了颅环牵引支撑治疗,经半年多的精心矫治,孩子侧弯的脊柱纠正了百分之七八十,个子也比先前增高了几十厘米,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也开启了患者崭新的生命历程。先前患者无法站立和行走,术后不仅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还能干力所能及的工作。20多岁时王天计娶妻生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至今仍健康快乐地生活着。全家人提起马景昆,感激之情不知如何说起,直称他为“恩人”!这是马景昆采用新技术治愈患者的病例之一,还有无数患儿在他的妙手下重获新生。多年后当马景昆随访这位病人时,正在打台球的他一见面就下跪,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和家人对马景昆的真诚感谢。

1975年,马景昆按照组织安排,参加了山西省卫生系统首批援非医疗队,地点是距喀麦隆首都25公里的姆巴尔尤州医院。医疗队长是朱锦忠、副队长孙建成,秘书为本院放射科常剑虹。刚到受援点上,医疗队每个队员除两套白衣、一个听诊器和血压计外,什么也没有。由于缺乏药品、器械,工作难以开展,当地群众对医疗队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后经过赤道几内亚、刚果等兄弟省份医疗队的支持,医疗队逐渐获得大批医疗物资、药品和成套设备器械,工作就慢慢开展起来了。马景昆不仅开展了各种骨科手术,其它普外、泌外、妇产科等手术,因人手少他都上台做,医疗队都知道他是队里技术最全面的外科医生。随着各种医疗工作的开展,医院门庭若市,百姓对医疗队的怀疑解除了,马景昆和队员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一流的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大批患者去病除疾。医疗队的声誉树立起来了,工作也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这其中马景昆的出色工作可圈可点。一次医院来了一位巨大乳房症患者,马景昆配合外科医生闫宗泽,成功为患者切除了一侧重达20斤的乳房,使患者能够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当地法院院长家爱人因多年不孕慕名前来诊治,被二院援非队员常剑虹行造影检查确诊为一侧输卵管不通。马景昆和闫宗泽会诊后,同台为患者成功实施了输卵管疏通手术,不久这位官员的夫人便怀孕了,最终产下一名可爱的女婴。官员高兴得逢人便竖大拇指,直夸中国医疗队技术高明。临回国时,官员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赠送给两位大夫一对半人高的象牙。经中国大使请示国家外交部后,医疗队收下了代表非洲人民情义的礼物。回国后经省领导指示,象牙存放于省博物馆。马景昆和医疗队同仁的医德医术在非洲人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多年后,喀麦隆一位副总理还因胆结石症频繁发作,专程赶来中国,请当年为他看过病的马景昆为其手术。为此,二院按上级安排,专门设立了单间病房,由马景昆顺利为其实施了手术。马景昆还专门在自己家里招待这位远方朋友吃了顿饭。援非回来后,马景昆分别被省政府、外经部表彰为援外医疗队模范队员、援外医疗工作先进工作者。

退而不休四处奔波办医院

1983年马景昆退居二线,离开了二院副院长、骨科主任这一行政岗位,本来已功成名就的他是可以无愧地享受清闲的,可是他觉得自己的劲还没有使完,还有块“心病”没有消去:“骨科病人看病难、住院难的状况多年来未能解决,一个偌大的山西竟没有一所创伤骨科医院”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决心在频临古稀之年为山西筹建一所创伤骨科医院,以此作为自己对山西人民的最后奉献。

正当马景昆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国家决定进行经济调整,大规模压缩基建投资,骨科医院还没有诞生就面临着夭折。从来建医院都是靠国家投资,可现在一无资金、二无地皮,如何建成一所省级专科医院!困难象座大山一样,沉重地压在这位老人身上。怎么办?是进还是退?!与科研道路上拦路虎拼搏惯了的马景昆也养成了个习惯,知难而进,绝不畏缩。马景昆认为改革就是创新,就是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他决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动员社会力量,走社会资助、社会集资的建院道路,不给国家增加负担。

于是马景昆第一个在山西建立了城乡医疗联合体——山医二院中涧河乡骨科分院。一方面缓解了病人就医难的状况,另一方面为建骨科医院积累资金、培养力量。同时,为了争得社会支持、他不辞辛劳地奔走、呼吁,介绍医学的发展趋势,诉说在山西创建骨科医院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及当前国家的困难,直说得人们心里热乎乎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马景昆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1987年在省领导的支持下,医院从社会筹集120余万元及大批医疗器械,购买了5000平方米的建筑楼,设立了150只病床,于1988年3月份正式开诊。借改革之风,医院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虽然条件简陋,设备还不完善,但在整个建院过程中没有伸手向国家要一分钱,这是何等的不易啊!

骨科医院成立了,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病人都希望马景昆教授能亲自为自己诊治和做手术。于是通过各种关系带着厚礼找到他,可马景昆拒礼不拒人。一年来他拒收的“红包”及礼品折价达10000元以上。他说:“一个人,尤其是一名大夫,要时时维护自己的人格,要自尊、自爱、洁身自好才是。”为了不使信任自己的患者失望,同时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他任劳任怨,几乎亲自参加和指导每一例手术,有时一天就上三四台手术。另外他还要出专家门诊、查房、带研究生,做大量的行政管理工作,晚上回到家中还要看书、写论文、给求医的患者复信……,每天工作长达12小时以上,人们都说马景昆工作起来便上瘾,简直是个“工作狂”。

长时间紧张的工作摧垮了马景昆本来很强健的身体。有一次,马景昆答应亲自给两位从外地来的农民做手术,可是在手术当天他发现自己的身体不适,若变动手术时间或临时更换术者,就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或让他们失望,于是马景昆咬着牙完成了两台手术。手术是成功的,但他却迈不开步,不得不躺倒在手术室里。这时经检查发现他出现了大量的胸水、腹水……病情已很严重,发病至少已有十几天了!原来这些天他早已有些不舒服,浑身发冷,软弱无力,可他每天仅服几片APC,硬挺着上班。

马景昆住院了,但也却一直挂念着骨科医院,吴达才副省长派人去探望,卫生厅长等领导多次去医院慰问,他把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看作对自己的鞭策。病情刚刚好转马景昆就匆匆上班了。同事们要他多修养些日子,老伴和儿女们要他等身子骨强健些再上班,可这些劝说都无济于事,因为马景昆心里想的是医院刚成立人手少,有好多事情等他去做,有许多患者在期盼着他,他怎能安下心来养病呢!

在改革的激烈竞争中,骨科医院经受了激烈的考验,站稳了脚步。从开诊至1988年底的十个月中就接诊病人1000余例,收治住院病人500余例,施行各种大中小骨科手术400余例,没有发生过一例差错事故,在国家没给一分钱拨款的情况下,经济收入达30余万元,做到了经费自给尚略有盈余。骨科医院建立后为我省培养了一大批专科医护人才,同时为科研创造了条件。“颅环支撑牵引”科研成果获卫生部奖,“大网膜移植治疗脊髓断裂”给外伤性脊柱骨折造成瘫痪的病人带来希望,引起国内骨科届的振动与重视。

靠社会集资建院是在改革中出现的新鲜事,马景昆集资筹建骨科医院在山西还是首家。他们向社会集资120万元,但这件事本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本身,至少使山西省骨科医院的建设提前了若干年。马景昆集资创建山西创伤骨科医院,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医疗改革进行曲。

官方微信

医院满意度调查

患者扫此二维码

医院满意度调查

职工扫此二维码

  • 主办单位名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备案号: 晋ICP备12002983号  邮编:030001

  •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151号

  • 医院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